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210期 2019年
三十载坚守一颗“匠心”--记昆仑公司顶驱装配班长黄廷中
       一台顶驱上的近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次整体拆装上百道工序都要细致入微、一次出厂调试不管多么紧急都要一丝不苟,这就是昆仑顶驱,作为装配班长的黄廷中,用三十年对装配工作的热爱演绎了择一事终一生的非凡匠心。

勤勉务实出真知
       1989年,19岁的黄廷中从四川老家高中毕业后,在广汉的一家机械厂做了一名装配钳工。那时的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做起,每天除了跟着师傅做完自己的工作,平日里一有时间就到其他老师傅那里帮忙、学习、观察、提问,他的脑子里仿佛装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似乎不把这些问题各个击破绝不善罢甘休。
  因为勤奋好学,黄廷中很快就成长为同批次入厂的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从他手里出来的装配产品除了各个合格、质量优良,装配时间上也在不断缩短。
  17个年头后,这家国营工厂改制,他便来到了相邻的钻机公司负责钻机传动及顶驱的装配工作,因为对于机械技术掌握的十分娴熟,他很快就触类旁通地适应了钻机和顶驱的装配工作。
  有一次,公司中标了马来西亚一台40钻机,当时这种钻机是第一次制造,大家都没有制造经验,许多零部件在装配中才发现尺寸不对,就反复拆卸整改,客户需要的工期紧急,但是此时装配工人都已经调到其他项目上,于是公司就把这个项目的装配任务交给了敢啃硬骨头的黄廷中。
正常5、6个人半个多月才能完成的任务,此时只有他和另一名同事,但是交货时间已经定死,任何人都没法更改,这时黄廷中咬咬牙,带着另一名同事一起,24小时通宵奋战,实在太累了就在现场眯一会,经过近20天的奋战,硬是在合同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需要3倍人数才能完成的任务。
  不仅对钻机装配精通,黄廷中对于顶驱传动装置装配技能更是游刃有余,从液压系统分离到齿轮咬合再到接触面的光洁度,他都在装配中都能够运筹帷幄,仅仅三年时间就有六七十套顶驱从他手里装配出来。

攻坚克难结硕果
  2015年8月,黄廷中应邀来到昆仑公司,与老搭档蒋谊等人筹划昆仑公司顶驱的研发制造装配工作。为了攻克顶驱启动工作中不时出现的“拦路虎”,黄廷中和蒋谊、王翌、周刚、谭昌远等人从生产、技术、质量、装配等方面成立攻关团队,一旦遇到问题,整个团队就会群策群力、团结一致,高效解决问题。
  在第一台顶驱试制阶段,他带领装配班的兄弟每天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在试制安装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及时向技术部门反馈与改进,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安装顶驱滑车滚轮注油装置中,黄廷中发现在使用中注油不太方便,就第一时间跟设计进行了沟通,设计根据他提出的意见,现场出图拿出了新的优化方案,从而使得产品更加人性化。
  在连接销安装时,黄廷中发现产品密闭的真空环境中装配效率较慢,就跟设计、工艺沟通增加了真空排气装置,使得真空环境下的销轴能够第一时间顶出来,方便安装,从而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第一台顶驱在新疆完成钻井工业测试并进一步升级完善后,很快实现了量产,由于大量订单纷至沓来,新产品供不应求,黄廷中带领着装配班快马加鞭的装配制作,前几天,公司生产的一套顶驱急需发运到客户所在的宜宾井队,为了尽快提供给客户使用,同时又保证产品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完成所有的质量测试,黄廷中等人连续2天2夜坚守在测试台,让新产品能够连续48小时运转起来,确保产品出厂前全部测试完毕。
  虽然对工作十分细心,但黄廷中也有过一次难忘的“马失前蹄”经历。有一次,在装配第三、四套顶驱之际,当整个齿轮箱全部校正完成,接上液压管线就将大功告成之际,黄廷中却惊讶地发现这套外协件没有出油孔,很明显这是外协供货厂家疏忽导致,虽然一个小孔在机床上可以很快加工完成,但是由于出油孔位置特殊,要想把它所在钢板拆卸,就等于把装了几天的齿轮箱全部拆除取下,从而造成了设备的窝工返工,发生这件事情以后,大家重新进行了反思,并制定了全员检查的规定,从此,每一个产品都不仅是质量、采购部门的事,所有人都群策群力,共同监督检查才能使产品更加完美。

“保姆式”服务赢赞许
  因为工作太忙,作为班长,黄廷中对班组成员也有着很多遗憾和内疚,由于忙碌抽不开身,班组成员李显锐的父亲生病需要马上做手术之际,也是昆仑公司第六套顶驱装配的关键之时,此时装配班人手少,时间紧,为了保证产品的如期交付,父亲手术期间他硬是咬咬牙没有回去,直到父亲出院后他才凑周末回老家看了一眼,然后又返回厂区继续加班。
       班组成员都能做出如此大的牺牲,作为班长和老将的黄廷中紧急情况下也更是冲在前面,大年三十晚上,正在广汉老家准备年夜饭的黄廷中却接到了公司领导打来的电话,客户宝春石油租赁的一台70D钻机天车滑轮出现问题,考虑到他在装配方面的技术十分娴熟,需要在大年初一一早赶到公司商议方案并前往宜宾现场去解决。
  用户就是我们的上帝,黄廷中二话不说就满口答应下来。大年初一早上五点,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他从广汉市出发前往昆仑公司,与大家会合共同商议解决方案。经过研究,技术人员认为应该出在天车滑轮轴上,黄廷中和同事便迅速准备新配件赶赴宜宾市兴文县,抵达宁209H49-8井井场已近深夜零点,但是他和同事们并没有休息,而是迅速查看现场,判断情况,与井队人员交流,就故障的过程进行系统的了解。
  由于春节放假吊车公司无法寻找,他们不断动员自己的私人关系寻找吊车,同时每天在现场都忙到半夜三更,把各项工作都准备在了前面。经过一番波折,吊车终于到位后,他站在吊篮里,与数十米高的井架并驾齐驱,凭借着老道的经验,第一时间把滑轮轴更换完毕。
  初四一大早,他们再次对滑轮间隙、内圈进行了校正检查,发现设备安装完全达标,任务圆满完成,当晚井队恢复了开钻,现场钻进一切正常后,井队还特意请维修项目组在井场上吃了一顿迟来的年夜饭。
  从大年三十客户设备故障发生开始,黄廷中和同事都任劳任怨,主动为客户解决问题,这种保姆式服务的精神,受到了客户的高度称赞。

坚守一线演绎工匠精神
  2019年初,中曼昆仑公司顶驱外部订单不断,就在记者采访之际,又有5台金额达到数千万的顶驱订单已经签订,预付款也按期到账,此时,由黄廷中带领的顶驱装配班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虽然身上的担子重了,黄廷中反而更加高兴,30年来,他身上这股子钻研劲就是对于装配技能的热爱和执着的工匠精神的反映,他觉得订单越多,公司的效益就越好,企业利润增加了,员工的收入也会增加,所以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因为对顶驱装配的执着与热爱,在工艺部门配合下,黄廷中对各项装配工艺持续进行了完善,时间上也从第一台3个月的装配时间提高到现在的15天一台,而且技术标准越来越高,就拿顶驱自动刹车装置来说,技术要求平行度必须在0.15毫米以内,对许多人来说可谓比登天还难,但是对于他来说却能得心应手,每次都在可控范围。
  传道受业解惑也是黄廷中一直遵守的原则,自己如今即将步入天命之年,加上订单太多,除了一些熟手外,他还专门收了2个徒弟,努力把这些年积累的心血向这些年轻人倾囊相授,让昆仑的顶驱越做越好。
  如今中曼昆仑顶驱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且跟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装卸更快,普适性更强、液压系统更可靠、电机运行更稳定,作业安全性更高,系统操作性更强等特点,一流的品质受到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而这一切,也离不开像黄廷中一样的诸多昆仑顶驱人的艰辛努力。
  “有热爱、有情怀、有坚持、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也才能在追求产品的尽善尽美中享受这份愉悦,工作三十年来,我一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黄廷中告诉记者。
                     (昆仑公司 郝东磊)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