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在玛湖1333井场上,只要留心,总能见到一个头戴白色安全帽,手里握着一台防爆手机不时接打着电话的男子。他叫白付宽,51岁,现任新疆项目总调度,队上的人喜欢叫他老白、白调。对于这样的现象,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戏称老白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接电话的路上。白付宽的工作就是这样,每天忙碌的接打着电话,远程指挥着新疆项目4支井队的人力、工作和车辆。如今井场上的工作能做到忙中有序,与他的指挥调度、安排协调是分不开的。
奋战在零下三十度的井场上
2018年 1月13日,这是白付宽来到中曼的第一天,也是他与中曼新疆项目结缘的一天。刚来公司的他岗位都还没定,看到公司场地上有人在忙着配套设备,他就跑去帮忙,一帮就是半个月。巧合的是,这两套帮忙配套的设备就是白付宽现在每天面对着的新疆项目36、37队的两台7000米钻机。
元月28日,白付宽接到通知,要他去新疆项目,29日他就定了飞往克拉玛依的机票,30日抵达新疆,31日的白付宽已经出现在了现场看井位,熟悉路线商讨搬迁事宜了。从接到通知到抵达新疆两天,从抵达新疆到上现场一天。雷厉风行、处事果断是白付宽一贯的行事作风,这也是作为一个优秀的调度所必须的潜质,虽然当时新疆项目才刚启动,还没定岗,可白付宽早已成为新疆项目经理韩永超心中总调度的不二人选了。
说起新疆,多数人的第一感觉肯定是茫茫的戈壁滩,非要说个颜色的话,那一定是黄色,白付宽也不例外,以为看到的景象会是黄沙漫空天一色。而当白付宽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映在他眼中的不是黄色,而是白色,元月的新疆是一片银装素裹。“冻得是真受不了,地上的雪得有30公分厚,零下35度,一哈气鼻子上的汗毛都冻住咯。”回忆起刚来新疆的那几天,白付宽记忆犹新,直言受不了。
气候的不适应并没有阻挡住白付宽的脚步,白付宽和所有石油人一样,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已做好一切准备, “铁血之旅”精神是从中曼人的骨子里透出来的。
2月6日,中曼7队和11队共计60车设备从陕北运抵新疆,从公路到井场还有一段二三十公里的土路,土路蜿蜒分叉,来过几次的人都不一定能找到上井的路,更别提这些刚来的司机了。虽然白付宽才来这里没几天,这路该怎么走却早已了然于心。白付宽估摸着司机上了土路得犯愁。果不其然,有几辆车找不到路了,当时信号太差,司机的电话怎么打也打不通,白付宽就坐着一辆大巴沿着雪地里的轮胎印子去找车,找了几个小时才将车子找到,找到的时候这几辆车距离现场足足偏离了五十公里。为了保证车辆在岔路口不至于迷路,白付宽还亲自走上了土路,零下三十度的气温,虽然穿着防滑鞋,由于气温太低,胶皮都被冻住了,根本不起防滑作用,好几次都差点摔倒。就这样白付宽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了岔路口指挥起了交通。
在他的指挥下60车的设备安全抵达玛湖1333井场。抵达井场只是开始,卸货才是大头。场地上算上白付宽一共19人,卸60车货在平时可能不算什么,可在这种当地人都不愿出门,连走路都费劲的极端气候下,如此耗费体力的工作可谓是难乎其难。2月9日下午,历时4天,最后一车货被这19名可爱的中曼人卸到了场地上,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啃下的这块硬骨头,白付宽说不清,这股说不清的动力,想必就是中曼的“铁血之旅”精神吧。
环评问题,二次倒运
如果说年前项目刚启动,最大的困难只是恶劣的气候环境的话,年后天气回暖,工作的运行逐渐步入正轨,作为总调度的白付宽也是一天比一天忙,困难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琐碎。
这一点从接电话的频率上就能看出来。闲的时候十几个,忙的时候几十个。而这些能被白付宽接到的电话都是幸运的,“拨打的电话忙”、“不在服务区”更多打进电话的人听到的是诸如这样的回复。由于井场在戈壁滩上,方圆几十公里荒无人烟,通讯基站架得远,信号极其有限。接不到电话,对于一个调度来说就意味着干不成活,为此白付宽特地买了一台新手机,没有任何功能,就是信号好,还办了三张电话卡,移动、联通、电信各一张,哪个信号好用哪个。信号问题解决了,白付宽也更忙了。
从3月4日开始,陕北7队、11队的剩余设备以及从上海发运的36队、37队的设备陆续抵达。而就在这时,由于甲方和当地政府在环评问题上协调不到位,导致设备就算是送到了也上不去井场,近180车大型货物只得临时存放于玛湖131营地上,等待二次倒运,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白付宽的工作量,原本一次到位的事情愣是被分成了两次。
3月31日,环评问题解决了,一切也都安排妥当,搬迁开始。搬迁队是甲方找的,由于这几天恰好有一支甲方自己的队伍也要搬迁,中曼的车辆是甲方在确保自己的队伍能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拨过来的,车辆并不充裕。第一天,搬迁进度算不上太快,白付宽不是很满意,他认为车辆的工作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司机们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着怠工现象。细心的白付宽发现,工作忙起来司机们可能一天都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饭,而这些司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回民,于是他当即和厨房协调,割了一大块牛肉给司机们送了过去,还给他们配了少数民族餐。不仅如此,白付宽发现这些司机们晚上都睡在车里,睡眠质量得不到保障,第二天怎么可能安心干活?于是他又和营房经理协调住宿,把司机们都安排进了宿舍。这样的待遇在别的队上是想都不敢想的,白付宽的行为感动了司机们,同时司机们也被中曼员工们在搬家、安装期间顶风沙、战严寒、冒冷雨的的精神所感染,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多拉快跑,设备于4月2日全部搬完,用时3天。
三十四年老国企说中曼
84年参加工作的白付宽在国企呆了整整34年,不管是内部市场还是外部市场全都经历了个遍,也数不清呆过多少支井队打过多少口井了,可这次来中曼却还是让白付宽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咱中曼干活是真没啥说的,干部在和不在一个样,走了照样干,主动性非常强,凝聚力也非常强。”由于新疆市场对于相关作业证件方面要求十分严格,大家只得一边搞生产,一边分批组织培训学习。这么做一方面会导致人员相对紧张,另一方面会造成干部可能不在现场指挥生产。面对这样的情况,白付宽本以为不在现场多少会耽误正常生产,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领导干部下井培训学习的那几天,井场上的大伙丝毫没有懈怠,干起活来还是那么的尽责,要是不说根本看不出干部不在现场。这样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干了34年钻井行业的白付宽来说也是第一次见。
白付宽说:“作为一名中曼的职工,能在这样一支队伍中工作,能参加这次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玛湖10亿吨级油田的大会战感到十分的荣幸和自豪。”这不仅是白付宽个人的感受,其实也是奋战在新疆项目的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的心声,而他们也将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发扬中曼“铁血之旅”精神,打出中曼自己的品牌。(记者 万思浩)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