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2013年,国际石油钻井市场寒冬未至之际,中曼在伊拉克市场中峥嵘乍现之时,高瞻远瞩的中曼领导层坚定地迈出了既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承揽国际高端油气市场的大包工程。5月,俄气甲方代表到中曼西库尔纳项目实地考察;6-9月,甲方多次到上海中曼总部考察预投钻机;10月,中曼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钻井大包合同。2014年1月9日,以项目经理赵艳军为首的俄气先遣队抵达伊拉克,正式拉开了中曼征战世界级高端油气市场-巴德拉油田的序幕。
精心筹备 捋顺千丝万缕关系
俄气项目是中曼史上第一个海外钻井大包工程,中曼人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尽快前期集团和公司领导协助俄气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但当首批人员到伊拉克后,仍然感觉到工作千头万绪。赵经理一方面整理各方面的资料,组织召开会议,把工作关系理顺;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基建、市场、物资等专业人员,从国内提供支持。
1月13日,在巴士拉办公室,俄气项目在集团基建办公室钱宗莎的配合指导下与多方谈判后甄选的基建商签署合作协议,俄气项目基地正式动工。随后,网络服务、餐饮服务、车辆服务、当地人员招聘、签证办理等生产组织相关系统紧张有序的运转起来,尽管人员紧张,但每一次谈判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反复斟酌考量。基地施工现场,罗海波每天都会去监督,拍照汇报进度,尽管当年伊拉克的雨季雨量大,曾经一天造出了一个池塘,工期还是在按照计划一点点前进。
新年过后,3月初,当时的钻井总监李辉锋、泥浆总监王立建、钻井专家张希柱赶到巴德拉油田现场,大大加强了俄气项目现场的技术力量,同甲方接触探讨钻井施工方案。俄气项目之前由某知名石油钻井服务承包商承揽,折戟巴德拉,可见该地区施工难度之大,当时项目技术人员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每天埋头于之前的井史资料,同甲方反复磋商,提前判断各种困难。4月初,俄气项目基地建设顺利完成,各路人马齐聚,16队、20队设备顺利运抵现场,冲锋集结号亦然吹响。
旗开得胜 首轮井纷纷告捷
2014年5月11日,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现场安装调试,顺利起升井架,测试成功后,中曼16队承钻的P05井顺利开钻,标志着公司顺利迈进国际钻井EPC承包商行列。5月25日,中曼20队承钻的P04井顺利通过甲方验收,两台钻机同时轰鸣在巴德拉油田。
这两口井的井深结构是典型的非常规井深结构,井眼大,周期短,对设备和队伍素质要求极高。俄气项目一是狠抓人员培训,规范雇员管理,打造钢铁钻井队;二是制定周密措施,调整钻井参数及泥浆性能,确保生产安全进行;三是大胆创新,打造针对高压盐水层的淀粉泥浆体系,为钻井保驾护航,泥浆技术的突破成为P05/p04井顺利完钻、最终致胜的关键所在。
俄气项目一期合同的钻井周期为325天,首轮井基本踏着生产计划的节奏,超出预期20多天顺利完成,为公司创造了最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打响了名气,唱响了品牌。首轮井的顺利完成给俄气项目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面对后面的井位,信心更足,干劲更大。
2014年8月26日,俄气项目中曼26队承钻的PO8井顺利开钻。该井井深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也是让世界级知名油服公司折戟望而却步的井位。中曼将士不畏艰难,在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和科技力量团队的保障下,26队攻坚克难,用了2个月的时间,将P08这口死井救活,让甲方和国内外同行都竖起了大拇指,可以说是26队的成名一战。随后在P13、p12两口井的施工中,26队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创造佳绩。
不畏寒冬 二期合同成绩斐然
2015年的石油钻井行业的寒冬让世界好多油服公司倍感煎熬,油价持续下跌,市场萎缩,工作量减少,被迫裁员,整个石油钻井行业哀鸿一片。由于俄气项目一期合同的突出表现,中曼16队随后的P9井、中曼20队的P15井,中曼26队的P13井、p12井均大大节约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赞赏。二期合同的签订自然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一期合同中,2015年7月13日9时,中曼26队承钻的P13井顺利完钻,钻井周期245天,比设计周期提前80天。2015年7月28日当地时间11:30,伊拉克石油部副部长Fiadh Al Naama在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海外项目总裁SergeiKaravaev和地方政府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中曼26队井场参观,对俄气和中曼在巴德拉油田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16年3月18日,中曼26队承钻的P12井顺利完钻,钻井周期206天,比设计周期提前119天,创造了巴德拉项目又一项钻井记录,受到了集团的通令嘉奖。
新的二期合同大大缩减了生产周期,向项目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深入分析研究上一年度使用的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钻进情况,并与钻头生产商进行深入探讨,制定出针对该区块岩性的钻头改进和优化方案,提高机械钻速,满足甲方要求。在23寸井段,经过比选分析三种优化设计方案,最终选定了最新技术,并改进了刀翼设计提高了钻头的攻击性。该井段钻井周期由之前的平均46.37天缩短至26.5天,节约达43%。6x7寸井段,经过分析钻头的钻进效率,大胆启用国产钻头厂商,优化钻头布齿设计,最终一举成功钻穿该井段,该段钻井周期也由之前的27天缩短至14天,提高效率达48%。
2015年10月18日,中曼19队承钻的P7井顺利开钻,俄气二期大包工程正式启动。2016年6月12日,P7井顺利完钻,历时238.6天,比设计周期245天提前了6.4天,取得了开门红的战绩。根据合同规定,中曼此役近乎完美,首战告捷,完美的踏着生产节奏完成了工作量。
随后二期合同的BD2井、BD3井、p10井,各队均有不俗战绩,皆在合同要求范围内完成了钻井工程的施工。
钻井搭台 技术服务唱戏
钻井搭台、技术服务唱戏,是中曼领导层数年前就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几年来不遗余力的大力发展各专业技术服务队终于在俄气项目这个舞台有了大放异彩的机会。测井、录井、固井、泥浆、完井等各路专业技术服务队各显神通,有利的保障了钻井施工,展现了中曼强大的综合技术实力。
2016年临近春节,P15井在六开井段电测通井时遭遇卡钻,项目部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分析,迅速找出卡钻原因(压差卡钻),并制定出针对性极强的酸液解卡方案。当泵入15方浓度为15%的盐酸入井后,发现井漏,未能解卡。项目部立即召集技术人员分析原因:(1)酸液直接与下部碳酸盐地层反应,形成井漏,未能到遇卡井段;(2)配酸量不够,因为地层为易坍塌、掉块,井径扩大率高于常规井眼。根据失败原因分析,项目部决定借助完井酸化时酸液配制经验,来配制30方新的酸性解卡剂以达到缓蚀解卡作用。当新解卡剂泵入地层后,钻柱立即解卡。此前在伊拉克另外区块里别的公司也遇到过同样的卡钻事宜,历经一个多月才顺利处理完事故,巴德拉油田前承包商也是因为该区块不断的卡钻事故无法正常进行被迫撤退。
俄气项目泥浆部门在王立建、崔新洲的带领下,谋方案,定举措,加大技术攻关力度,针对不同地层特点制定不同的钻井液配方,以提高钻井液的抗污染能力和抗高温能力,保证钻井液流变性稳定,同时引入聚胺、聚合醇等防塌抑制剂,防止页岩垮塌引起井下复杂,摸索出一套适合巴德拉油田特性的钻井液体系,赢得甲方的高度认可。
俄气录井在郝文瑞的率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施工中,每口井均卡准了地层分层和各开次的完钻层位;录井队工程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避免了潜在风险;结项时,圆满上交了录井完井报告,甲方验收一次性通过。
俄气固井在谭洪经理的高标准要求和带领下,2015年和2016年全年无补救注水泥施工,每开次固井均达到甲方封固要求,达到了节约时间和成本控制的基本要求。P4和P5井7 5/8和5 1/2生产尾管均一次固井合格,经历了后期射孔、酸化施工等考验,证明层间封隔效果良好。从P13井14寸套管固井开始,之后的该层套管固井施工均一次合格,俄气项目设备管理部门针对伊拉克地区高温环境,对设备要求高,为保障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先后组织精干力量队ABB自动送钻系统、空调冷却系统、设备通讯系统等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了很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力的保障了井队的正常生产运行。
2016年6月17日21:00到6月19日21:00,顶驱工程师占琪、尚清波、许亚飞带领维修团队仅仅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