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170期 2017年
扬帆破浪写春秋--中曼壳牌哈巴高端项目28队发展纪实

      开拓者,是令人尊敬的。28队,作为伊拉克马季努恩油田壳牌项目第一个井队,成为了首个“吃螃蟹”的团队。
      然而,回首该队启动之初的艰难过程,大家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中西方思想的碰撞、不同的工作生活方式、不同的安装调试要求、史无前例地现场修井……
      在重重困难面前,这群血气方刚的汉子,用智慧和勇敢,在马季努恩油田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

启动,在摸索中前进
  如果把马季努恩看成一部传奇,那么中曼28队就是这部传奇的开山之作。
  从踏入28队井场的第一天起,每个人都强制性地记在心里一句话:如果你选择不遵守规则,那么就请离开这里。
  中国也有句俗话叫,不能让环境适应你,而是你要主动适应环境,跟甲方的这项规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尽管已经做好了跟这个世界上最严格的公司打交道的准备,但28队的钻井将士们最初与甲方的接触还是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在这里,每个人都要学着适应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规定,连饮食都是顿顿西餐,有经验的员工奉劝新来者,与其在心底排斥,不如好好的享受自助餐带来的快乐。
  工作也是如此,钻机的一个模块一般有上百个零件组合而成,在国内三下五除二就安装好了,但在这里却不行。
  每一个小部件都要有合格证、探伤证明、防止造假的凸出来的阳文编码、零件图纸及使用说明等甚至多达数十项追溯资料,甚至连国内最常规不过的铁榔头,也要分别从头和杆子两块拿出检测报告、合格证和产品编码等多项资料。
  原来都以为已经准备很充分的工作,在甲方的高标准严要求之下,很多人都措手不及起来。但毕竟是中曼自己制造的新设备,打起钻来绝对没得说,对设备有了底气,甲方需要整改什么,按照对方的理念要求执行就是了。
  重新理一下思路,在平台经理带领下,28队的整改工作很快开始,300多项资料,根据问题的性质,很快分配到了各人头上。拍照、登记、与各厂家反复沟通,由厂家重新按照新要求重新出具合格证和报告,再第一时间发送过来。
  每一项设备都不允许有一点瑕疵,在安装调试中,为了尽快达到甲方要求,现场的顶驱工程师和BOP工程师每天加班加点调试18个小时,终于顺利通过了甲方的验收。
  问题整改的关闭率必须达到100%,安装期间,大家回到寝室休息的几个小时,躺在床上还在反复思考着需要提交给甲方的资料清单是否有漏项,还有没有没思考到的地方。

调试,突破环境限制的屏障
  气候环境,是制约整个壳牌项目快速启动的一大屏障。
  井场上绝大部分设备都是重量级的金属制品,这些设备的安装调试都离不开吊车的协助。
  但是,“死板”的甲方却有一个严格的规定,一旦风速超过20节,即达到每秒10米,也就是小树摇摆、水面泛起小波的状态,吊装就必须全部停止。

这可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
  更吓人的是,井队人员查阅资料发现,马季努恩油田以往一年最多有200多天刮的都是这种风,一年总不能大部分时间都不吊装作业吧。
  但是,甲方在这方面丝毫都不肯放松管制要求,甲方不肯让步,大家只有另辟蹊径,把精力放在每个时间段的风力的变化上。
  你还别说,这么一看,钻井将士们还真看出来了点门道来。
  马季努恩油田的白天风速相对较大,夜晚一些时间段风速相对较小,于是,井场上人员24小时待命,一旦风速降到符合吊装作业的要求,大家就马上进行安装调试工作。
  安装调试工作任重道远,油田最高温度达到了54.5摄氏度,烫手的设备,也一次次考验着人的作业极限。
  按照甲方的规定,一旦超过50度,现场就必须停工。但是,随着夏季的到来,井场上几乎每天都达到50摄氏度以上,一直停下来的话,作业就无法正常进行。

                                                                                                                                                                                                       (下转第二版)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