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伊拉克时间10月3日凌晨,随着Block 12 salman-1井最后一筒岩心的取出,标着着中曼集团承钻的深探井取得钻井阶段的完美收官,同时表明中曼集团在深探井项目上攻克高压、高温、溶洞等世界级难题上再次实现突破,在长达8个月的施工中,项目人员克服探井地质缺失、溶洞层多、跳钻严重、电测次数多、取芯次数多以及井漏井失等困难,在茫茫戈壁滩中为甲方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春天,Block12的种子生根发芽
2年前的一个冬夜,北京大雪纷飞,ZPEC北京公司办公楼里灯火通明。
国际工程项目的主要领导正在为伊拉克穆萨纳省的一口深探井彻夜讨论,在全球石油市场一片萧条的大背景下,领导们对这个新项目大有势在必得之意。任何细节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北京、上海、伊拉克等地相关人员都在夜以继日筹备启动计划、密切沟通各项事宜,因为是一口大包加日费的探井项目,测井、固井、录井、完井排出的精兵强将也在全力参与配合。
那夜,项目钻井工程师杨兴强现场看着一页页技术资料成形并打印出来,心里竟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准备完这个叫做Block12探井项目的资料零点的指针刚刚从腕表划过,他关了办公室的灯缓缓走了出去,如释重负地长叹一口气。
夜色越来越深,路上风大雪大,能见度极低,但对前路了如指掌的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毅然决然地迈着步子朝前走去。次日,在上海总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标书按时送达至甲方BNI指定的地点签字、封存,等待开标。半年后,冰雪消融,上海浦东江山路3998号的ZPEC总部也开始绿意盎然起来,对公司来说这样的时间段,也是工程项目上播种的最佳季节。
此时,恰恰从伊拉克前线传来好消息,鉴于中曼在中东市场的过硬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经过评标委员会的慎重评审,确定ZPEC为该项目的中标单位,同时将Block 12 salman-1深探井项目授标给了ZPEC。
人员、物资、装备,陆续组织筹备,先期抵达的项目人员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忙着建设井场、安装设备。
一个坐标、一套80年代老资料
一年之前,甲方只给了项目部一个地理坐标,就做起了甩手掌柜,中曼石油人就迈着坚定的脚步出发了。贫瘠的沙子,一眼望不到尽头,每一场沙尘暴都会风卷残云一般把整个井场“洗劫”一遍。铁军们唱着“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的歌曲,很快拉开了基础建设的大幕,平整场地、安装围栏、排布营房、组装设备、水电管道铺设……,一个个灰头土脸干劲十足。
那边忙的热火朝天,这边技术人员面对当地钻井数据的一穷二白,却有些焦头烂额。相应的地层资料一点都没有,这井怎么打?
很快,转机来了。项目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搜集到了几套邻井资料,但是,这些资料时间最近的也只是1套80年代的老资料,且距此井100公里以外,其他几口支离破碎的60年代老井资料更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虽然资料零碎,但录井地质人员终于找到了下手的地方,项目录井地质师黄俊夜以继日地把这些皱巴巴的破资料重新整理,并重点针对总体概述、流性解表、模糊褶皱照片进行重新恢复、编写、编译。
为尽快对Block12区块地层达成统一分层标准,黄俊第一时间将整理的资料分享给甲方监督,与对方提前讨论分层事宜,从而避免了后续钻井作业中因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停钻麻烦。标准化的井场建设如期完成,大包涵盖所的钻井、录井、测井、固井、完井的人员专家齐聚,方案充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17年2月9日,Block 12的salman-1井的井场上彩旗飘扬,经过千辛万苦的准备,项目上终于迎来了开钻的历史性时刻。这一天,荒芜的沙漠上飘来了一场和风细雨,salman-1井这颗希望的种子在雨中顺利开钻,并在顽强地这片不毛之地生根发芽了。接下来的8个月,面对4245米的设计井深及27个地层的地层分析,录井地质师黄俊和他的团队一米做一次捞沙洗沙检测,用一粒粒沙子建立起了这口井的地质框架,为一个新油田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青春和汗水凝聚4个字:钻进,钻进
没有荒凉的沙漠,只有荒凉的人生,井场上,那些平凡的身影,用石油人的铮铮誓言,在宽广的戈壁上,用青春与汗水凝聚成4个字,钻进,钻进。
今年31岁陈明明是钻台上的一名井架工,整个夏天,这个咸阳小伙子克服高温、烫伤风险,一直坚守在现场取芯、堵漏、起下钻。这口探井复杂的地下情况无法确切掌握,井漏井失总是频繁发生,陈明明带着钻台上的雇员马不停蹄地作业,遇到井下问题每次都冲在前面抢着去解决。有一次在处理井下问题的时候,当顶驱提到20多米的之际,整个钻台突然从钻杆上飘起了黑乎乎的泥浆雨,他却傻乎乎地在“雨”中作业,在泥浆雨里一干就是一天。
钻台工作又脏又累又热,尤其是处理井下问题的频繁作业劳动强度非常大,每当看到当地雇员在高强度的作业下吃不消了,他就优先让当地雇员到偏房休息,遇到饭点就让当地雇员先吃,他和中方司钻、平台经理先在台面上顶着,虽然觉得咱们中方人员苦点,累点,但是看到既保证了生产作业的正常运行,又和谐了与当地雇员的关系,陈明明觉得这样做非常值得。
陈明明还是一名业余安全宣讲员,工作间隙他会现身说法,把自己的安全往事向大家讲解,该项目启动之初,一次吊装设备时,陈明明没跟同事配合好,不小心从3米高的圆井跌落,大腿受到冲击,而这都是自己不够重视安全造成的,事后他也后悔莫及,在巴士拉养伤期间,国工领导多次前去探望,嘘寒问暖,让陈明明非常感动。身体养好以后,陈明明返回Block12的工作岗位,工作更加努力,也更加重视安全。
今年30岁的德州小伙王光辉是一名司钻,这个小伙平时不管什么苦活累活,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这口井打到2开时,现场突然发生井漏失返,王光辉起钻后,看到其他同事在罐上配制泥浆药品,带班也很忙,就一个人冲上去往井里灌堵漏泥浆,身兼多职组织大家堵漏,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问题。
井场周边经常刮沙尘暴,非常影响司钻的操作视线,在大风的作用下,顶驱电缆很容易剐蹭井架,稍不注意就可能把电缆扯断影响正常钻进,发现这一问题后,爱钻研的王光辉特意制作了保险链跟电缆一起捆扎,确保了在沙尘暴中顶驱电缆和正常钻井作业的安全。井场每次发生漏失,他都会从泥浆、泵压等数据初步判断出渗透性漏失、裂缝性漏失还是溶洞漏失的类型,并提前采取措施,保持好液柱压力,防止井塌风险的出现。
正是在像他们一样的钻井兄弟们艰苦努力下,进尺才能顺利在大地深处一米一米朝着目标挺进。
律动钻井生命的血脉的泥浆团队
浅井、中深井靠钻头,深井、复杂井靠泥浆,在起下钻防阻卡、泥页岩垮塌、取芯阻卡、岩层阻卡和井漏5大难题多发的这口深探井上,作为主管钻井血液的泥浆总监陈彦平肩负的使命也越来越重。
在向着大地深处钻进的同时,如何使泥浆更好的抗高温、浮屑携石、恒压稳壁,并保持良好的流变性,保证井下畅通无阻,使其为钻井传功增力,是陈彦平每天都在检查也在解决的问题,而他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从开钻第一天起,心里就一直装着井下的安全,并用自己深厚的技术功底一次次为钻井排忧解难。
今年6月16日,在对2825至2843米取芯钻进的过程中,现场人员发现在割芯起钻时突然遇阻,陈彦平利用顶驱的特点现场守着倒划起出了钻具,并在现场进一步进行观察,发现当下钻至2820米遇阻滑眼至2843米,他判断在该段有垮塌现象。
经过进一步检查,他发现泥浆携带的垮塌物块较大,最大10cm,厚度5cm,相当于一个半头砖,Sargelu层位发现灰岩,且出现如此大的垮塌物,这在伊拉克打井地层非常罕见,设计文件上对此也没有任何提示。
情况十分紧急,又没有可以借鉴的做法,问题不等人,他当机立断,拿出了自己的“治病良方”,使用高粘切泥浆流体将垮塌物及时带出,同时加大防塌剂用量,提高泥浆的携带能力和防塌能力,最大限度的阻止地层垮塌,同时将泥浆比重从1.90sg提高到1.92sg,经过泥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该段地层垮塌很快被有效抑制。
与沙特接壤的穆萨纳戈壁无垠,黄沙肆虐,荒无人烟,夏季最高近70度,俨然一个“火焰山”,如果把salman-1井比作火焰山的牛魔王,那陈彦平就好比是泥浆领域的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