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伊拉克南部的巴德拉油田作为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油田之一,令许多公司望而却步,一些石油巨头也曾在此折戟。然而,在这里从2014年到现在,中曼石油却以高效、优质的服务,顺利地完成了1期、2期的钻井任务。2017年初,3期项目如期启动,在第一口井长达7个月的钻井周期里,中曼20队不仅赢得了开门红,还再次刷新了巴德拉油田的最快钻井纪录。
赶在暴雨前完成搬家
P16井注定是一口不平凡的井,作为俄气项目三期合同的第一口井,自启动伊始就承载了各级领导的殷切期望。这口井设计井深4918米,但工期已从二期的245天缩减为185天,如此大幅度缩减工期,挑战可谓前所未有。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开门战从搬家开始就打响了。
年初正好赶上巴德拉油田的雨季,相邻的两口井搬家时都遇到了大暴雨,平台经理李国生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没多久,在井场将士紧张拆卸设备之际,李国生瞅准了不下雨的这一天。兵贵神速,带班队长葛怀宝、张高文、司钻马新华等人兵分多路载着设备艰难前行,整个巴德拉油田的漫长道路上扬起一条龙一样的烟带。黑云压城,P16井搬家要跟老天爷赛跑,就要付出常人所没有的代价。吃的、喝的,已经跟项目部协调好,保证正常开饭时间能够送达,非常时期只能随遇而安,沙丘边、卡车上、新井场,陆续成为20队将士的临时餐桌。时间不等人,草草填饱肚子,平台经理李国生率先带领队伍朝着新井场行进,司钻、井架工、泥浆工也不甘示弱,车队浩浩荡荡朝着新井场进发。
车队抵达P16井场后,设备迅速进入安装状态,高高的钻塔在黑压压的乌云中有种直插云霄的感觉,那些豆腐块营房朝着同一个方向有序摆放,仿若一盘棋,生活区的楚河、工作区的汉界清晰可辨。
天渐渐暗淡下来,天空的乌云逐渐把整个二层台笼罩起来。安全官、机械师、电气师还在为安全设备连接夜晚照明线路,跟时间练习赛跑。当天边最后一丝光亮退去,井场上的灯光亮了起来,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欢呼雀跃起来。这时,大雨开始噼里啪啦地狂泻而下,把刚搬迁完成的新井场清洗得一尘不染。
比计划延迟18天
井队搬家很快达到了开钻条件,2017年1月23日0点,P16井在甲方俄气的共同见证下顺利开钻。一开钻进平安顺利,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钻井将士们依然不敢有丝毫大意。
1个月后,当该井钻进至2018米时,甲方要求进行短起下钻作业,原本非常顺利的作业,在执行这一指令时遇到了麻烦。当司钻起钻至1862米时,发现上提钻具遇阻,随即接顶驱继续倒划眼起钻,但是井下憋卡特别严重,只要过提一吨就马上造成卡钻,而且要向下过压70T才能解卡。
问题越来越严重,针对井下的这些复杂情况,技术、泥浆、监督、井队骨干迅速召开技术分析会,对这头“拦路虎”商讨妥善方案。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集团董事长李总听说这一情况后也在持续关注,久久无法释怀。
2018米的起下钻困难重重,50岁的老司钻马新华眼睛死死盯着扭矩变化,为避免超拉超压,一旦扭矩增加,他就及时刹停。为防止发生卡钻,现场每个人都高度专注,为让钻具始终处在自由状态,他们死守超拉红线,一点也不敢放松。
考虑到司钻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为了避免操作失误,现场临时调整为司钻2个小时一换班,副司钻操作必须由带班队长监督,以确保所有操作万无一失。
3月3日,P16井终于划眼到原井深2018米,警报顺利解除,现场也没有发生一起因人为或者设备故障造成的工时损失,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是,原计划58天的二开施工周期,却已经用了76天,整整比计划延迟了18天,整井超期的风险压得平台经理李国生喘不过气来。
井场上的军令状
划眼警报解除3天后,恰逢集团董事长李总来俄气项目调研,李总走访慰问一线员工,心里也牵挂着P16井的工期。
在调研到该井时,他勉励井场勇士发扬铁血之旅的精神迎难而上,在井况复杂、周期短、气候恶劣的情况下,一定要千方百计在设计周期内完成施工,为三期合同的顺利进行开好头领好路。
听了李总的叮嘱,平台经理李国生十分振奋,他代表全体员工当场立下了军令状,宣誓一定要在设计周期内,安全、顺利、高效地拿下这口井,绝不辜负领导对这口井的期望。
但是,18天的超期施工,要想赶上谈何容易呀!
在赶工期时,操作时效愈发重要起来,在安全官的现场监督下,司钻将起钻速度由原来的12柱提高到18柱,下套管作业由每小时6根提高到8根。换装井口时大家也做到了提前准备,工具、设备、人员、车辆统筹安排,合理计划,井口安装由以前的37小时以上提高到26小时左右,时效节约了三分之一。
由于井眼容积大,设备负荷重,为确保正常钻进期间设备不出现故障,井队大班都利用每开次中完候凝期间,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养,避免因为保养检修不到位影响生产,也减少了正常生产中的设备维修保养时间。(下转第二版)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