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钻井行业流传着一句俗语:“钻台是钻井的身体,泥浆是钻井的血液”。中曼录井,作为钻井的千里眼,亦然当之无愧成为钻井一线的“安全卫士”。录井队在郝文瑞经理的带领下,以“攻坚克难,先知先觉,精益求精”为目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为中曼俄气项目的高效施工保驾护航。
“老鼻炎”常年坚守一线
2014年4月28日,俄气项目启动伊始,他就加入了中曼大家庭,这个日子他记得尤为清楚,因为这也是他第一次踏足伊拉克。
在伊拉克,夏季酷暑难耐、干旱少雨,地面尘土飞扬,飞沙走石,稍微刮点风,就会在天上扬起一片黄土,让人避之不及。他虽然曾经在伊朗工作过,但伊拉克更为恶劣的环境还是让他心有余悸。
每年9月都是他最难熬的日子,一到这个时候他的鼻炎就开始发作。常年的“老鼻炎”导致他不能吹空调,原来,鼻炎的过敏原就是空调里面吹出来的尘土。但试想一下,在室外温度50摄氏度的天气状况下,不开空调怎么能熬得住?“一把鼻涕,一把泪”形容郝经理目前的状态再合适不过了。就在记者采访期间,他办公室空调的温度一直保持在30摄氏度。虽然环境恶劣,但他从来没有因此放弃扎根一线,在俄气项目一呆就是3年。
录井工作从那口国际某知名油服公司的报废井P08井开始,某知名油服公司打废了,可想而知,巴德拉油区的挑战可谓是世界级的。地层压力紊乱,高压盐水层多,P8井的小井眼成为开展工作的首要挑战,但是,“冲着挑战来”是扎根巴德拉荒原所有人的原动力。P8井上层大井眼、下层小井眼,上层岩屑滑落造成岩屑把握不准,但是从整体来看各个地层基本卡准,使整个钻井过程稳步推进,使一口报废井“起死回生”。
从这口井开始,录井队逐渐积累地层经验。但是,前期录井人手却一直不够,有的只会地质,有的只会仪器,有的英语不好,于是,人才培养成为接下来的关键。
从“菜鸟”变“能手”
会地质、会操作、英语好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成为了录井事业部的人才培养目标。2015年郝经理从众多大学生中精挑细选,其中4位大学生:王帅、何坤、周金刚、刘子雄,成为了他的得意门生。
四名大学生分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和长江大学,相同的是,他们所学专业全部为油气地质与勘察专业,专业对口,英语水平高,计算机软件操作上手快,他们成了郝文瑞的“掌上明珠”。“先学仪器再学地质”按照这样的培养思路,形成“一带一”师徒模式。从钻台高压管线上的传感器开始,调试操作,手把手边讲边教。仪器操作基本达到操作水平,接着,找专业地质老师为学生教授地质理论知识。地质专业出身的郝经理也常常亲自为学生们讲课。年轻上进是大学生们的最大优点,在老师讲授仪器操作的同时,他们已经开始自学地质,学生踏实肯学、老师兢兢业业,很快这几名大学生就能独立顶岗。
中曼录井在培养大学生方面煞费苦心,目前,已有10个大学生通过近一年的学习能够顶上重要岗位,这些大学生平均年龄24岁,逐步成为中曼录井的中坚力量。
地质预告拉响警报
综合录井是对岩石岩性、地质参数、油气显示等信息,通过系统的收集、记录和分析来对井下钻井情况进行“监督”,从而提前预报井下复杂情况,合理规避风险,帮助钻井安全施工。录井当之无愧地成为钻井过程的“安全卫士”,任何细节都逃不过这只钻井“千里眼”。
那天夜里,P17井的录井房里像往常一样,录井人员端坐在电脑面前,面对着数台计算机,细心地观察着电脑上的每一个数据,生怕一眨眼的功夫造成差池。3:38分,电脑屏幕上的悬重数据从109.9吨瞬间下降至85吨,随着数据的猛然下降,坐在电脑前的人心里“咯噔”一下,凭借经验分析,估计钻具断了。录井人员立马拿起手机和钻台联系,果然,该井在钻至1477.36米的地方,钻井工具震击器断了。由于录井队及时发现工程异常,并合理提出建议,断掉的震击器经过两次打捞作业,最终钻井恢复正常。
地质分析我们也能搞定
俄气项目启动之初,刚刚进入巴德拉油区的时候,整个油区我们可以获得的地质资料基本为0,这对于钻井工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和盲区。
给甲方干活,为甲方创造效益。这样,问甲方要资料应该会提供给我们,这样也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为钻井保驾护航,给甲方创造更大的效益。可能思维方式的差异,没想到,居然被"一根筋"的甲方一口回绝。
没有办法,凡事还得靠自己。经过数口井的磨练,录井队的黄俊如今已经成为了地质分析的一把好手。在来中曼之前他曾做过两年的地质导向,并熟练运用petrel软件。
可别小瞧这么一个软件,这可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首先,要想学会这个软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下足功夫很难掌握。其次,没有两三年使用petrel软件的工作经验,依然无法做到准确的地质分析。
在郝经理办公桌的墙面上,按照井号张贴着5、6张这样的地质分析图表,地质资料一目了然。同时,像这样对多口井的地层对比,不仅反映了单一井的地质资料,还逐渐找出了多口井的地层规律,从而逐渐把握了巴德拉区块的地质资料,为钻井施工预测下个地层,给钻井工程从理论上提供了指导作用。
自从掌握了该区块的地质资料,甲方也为之赞叹。郝经理打趣地说:“以前甲方老来检查,现在请他们来也不来了。”这就是甲方对中曼录井的信任。
俄气项目扎根巴德拉油田三年以来,始终以直井井型为主,在第三期合同中,接下来即将要进行的P01井,成为俄气项目首个水平井,这对综合录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他们充满信心,准备在P01井中再次大显身手。(记者 杨润琪)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