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161期 2017年
踏平坎坷成大道 ----访中曼埃及公司经理李伟

      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长庆、延长等石油公司大幅减产,中曼集团国内市场工作量面临严重不足。为迅速打破市场僵局,4月,中曼集团敏锐地将目标锁定位于北非的埃及水井市场。第一次进入埃及,第一次进入水井市场,公司注册、人员招聘、市场开拓、甲乙方关系、地方关系协调等每一件事都向大山一样挡在前进的道路上,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运作,更是一个公司的运营,启动之初到现在,摆在埃及项目经理李伟和大伙面前的一直是层出不穷的曲折与挑战。

      在紧张和幸运中艰难起步
      初入埃及市场,公司合法化运营是立身之本。在公司合法化运营的道路上,寻找律师、投资局、提供大量审批文件早已把他们“折磨”得焦头烂额。同时,埃及市场整体信用较低,合同合约意识淡薄,政策常常朝令夕改,工作效率不高,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2016年7月1日,他们提交资料,直到三个月后才终于完成了中曼埃及公司的注册。据了解,这已经是中资企业在埃及注册公司最快的了。幸运的是,10月3日中曼埃及公司注册完成,10月9号设备到港。设备发运时这批设备就以中曼埃及公司作为收货人,这就意味着,如果再晚一周时间注册下来,就会造成设备滞港,从而产生巨额的滞港费。
      提到接货人的问题,李伟尤其感慨,他说,6月中旬埃及项目设备发运,当时确定的接货人为埃及某合作公司。但在设备集港前夕,对方突然提出做中曼在埃及的独家代理,并且态度十分强硬。基于对新市场开发的长远考虑,中曼委婉地拒绝了对方,并果断变更了收货人,事实证明,这一及时变更给公司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公司经理,初来乍到遇到这种事既要保持原则还不能将问题闹僵,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

      雇员当地化探索

      埃及西奈项目位于管控严苛的军管区,原则上外国人禁止入内。因此西奈项目的管理技术团队由中曼埃及公司中方人员承担,而操作人员全部由外籍雇员组成,这为中曼集团摸索雇员当地化开启了先河。
      开先河总会有挑战,由于中埃两国文化理念的差异和当地人对水井项目的偏见,经统计,埃及公司1月~5月共面试雇员396人,录取176人,在用102人,储备29人,流失45人,接近50%的人员流失率让外籍雇员团队处在招人、换人、补充人、招人的恶性循环中。除此之外,英语都不是母语的两个国家人员之间交流,沟通效率大大降低,况且还使用遥控指挥,使项目进行过程中容易简单问题复杂化,遇到复杂情况时,中方人员常常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起初,大家每天就是干着急,欲哭无泪。
      由于文化差异,个人不讲信用的情况也屡屡皆是,一次,公司规定时间要求雇员上井,提前三天便打电话通知所有雇员,所有人员满口答应。到了当天,发现有5-6个人还没来,再打电话时,打了十几遍也没有一个人接电话,甚至三、五天后也不会接电话。常常等到事情过去一周后,他们才会编造各种理由回电话说自己该上井了。打电话不接、常常找不到人是埃及雇员的通病。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所以不论什么事情,李伟都会做好第二套、第三套甚至更多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他们还从管理入手,尝试从根本上改变雇员思想疲沓的现状。截至目前,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推行激励制度,公司逐步形成了较稳定的具有企业归属感的外籍雇员团体,他们对公司的文化、管理和技术从陌生到认同,且队伍逐渐扩大,这为中曼集团其他项目用工当地化的探索提供了有利的范本和经验。

      每天都是一部“戏”

      今年4月16日,在不允许外国人进入的西奈施工现场,水井3队出现卡钻事故,为顺利解卡需要中方人员深入到现场进行指导。4月20日,公司中方作业经理钟利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 
      他首先搭乘货车到达现场,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他处处行事低调,只有干活的时候才抛头露面,不忙的时候就待在房间“避风头”,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周,等事故处理得接近尾声后,公司决定把钟利接回来。此时,大家发现进去不易出来更难,面对军管区层层审查的哨卡,接钟利的事情一度陷入僵局。
      时间一拖再拖,钟利在现场异常焦急,他给李伟发微信说道:“做好救援准备,万一发现被抓起来要有营救方案,别到时候抓瞎。同时要真进去,记得通知我媳妇说卫星网络故障,修好了再跟家里联系,别让家人担心!”看似开玩笑的语气,其中的悲壮令人感慨不已。“当时我特别着急,心里真的特别想哭,已经快一周了事情还没有眉目”,李伟说道。
      最终,他们赢得了一位当地人士的帮助,他让钟利装扮成女人,用面纱遮住脸然后接出来。期待了半天结果是这么个“馊主意”,令人哭笑不得。但心里抗拒归抗拒,这又不失是一个好主意,5月11日周五,利用当地人祈祷的日子,李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联系到一辆出油区的油罐车,最终将钟利藏在卧铺里带了出来,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

      扎根非洲大地

      跟埃及人打交道,IBM"--inshala(希望如此)、bukuro(明天吧)、milisi(对不起)常常是他们的口头禅。在政策变化大、人员办事效率低的埃及市场,只有同时拥有智慧、毅力和勇气,才能打拼出一条相对顺利的“坦途”。
      进入埃及市场后,中曼埃及公司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中曼速度"得到了当地合作公司和军方的高度认可。他们在西奈区块的第一口井就创出高指标,取得开门红。在该区块的其他队伍打一口井最快25天,埃及公司第一口井仅用21天。在随后交的4口井中,完井时间分别为21天、18天、17天、15.8天,埃及军方对此赞不绝口,双方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深厚友谊。就在设备搬迁途经苏伊士运河期间,军方还专门给中曼开通绿色通道,大大缩短了搬迁时间,别人过河需要五六天,我们不到两天就可以过去。
      经过不懈努力,中曼埃及公司在夹缝中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前景越来越广阔。李伟表示,他将带领大家继续扎根埃及,立足西奈水井市场,借助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大对其他油气市场的开拓,尝试开展多种合作模式,树立中曼品牌形象,进而在北非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记者 杨润琪)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