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副总经理陈庆军到壳牌Majnoon油区井队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本报讯 5月5日,集团副总经理陈庆军到壳牌伊拉克Majnoon油区看望了正在进行搬迁安装作业的27、28、29队将士们,勉励大家在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甲方标准,在高端市场展示中曼队伍的技术实力和良好形象。
陈总一行首先来到壳牌项目部基地,仔细了解了现场情况、工作进度等,并与甲方哈里伯顿项目经理Ricardo先生进行了会谈,详细听取了对方关于项目运行的一些建议和意见,Ricardo先生对中曼团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执行力予以充分肯定。
随后,陈总一行来到28队井场,28队率先启动搬迁程序,是中曼首个进入油区的井队。这天正值立夏,狂风卷起细沙摩挲着面颊,只能紧闭双唇,半眯眼睛看路。在井队人员建议进入室内的情况下,陈总坚持按照现场要求,在井场门口接受了HSE入场教育。期间对个别安全问题进行了更深一步地询问和了解,并对现场人员强调,安全管理要敢于坚持原则,无论什么人、什么岗位,一视同仁,安全无特权、无豁免,方能把安全落到实处。
随后在平台经理等人的陪同下,陈总对井场设备和环境状况进行了检查。检查过程中,平台经理汇报了井队启动情况:在设备发运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甲方标准吃透、吃准,保证设备配置能够满足合同要求;但是设备到现场以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又是应对甲方严格、高标准的安全规定。平台经理举例说,设备发运后,项目部及集团相关部门人员花费了大量精力在吊装计划的准备上,而且甲方对吊装计划的审核非常严格,通不过就势必延误卸车和安装;再如安全规定风速超过10m/s即要求停止一切吊装作业,导致将近两个半天的停等;离地面超过1.8米,必须有合适的安全带锚点,否则就需要使用吊车和差速器连接做锚点,或使用升降机,在车辆数量不足情况下,导致诸如机房、泥浆罐等部分工作无法进行下去……
听完汇报后,陈总表示认同井队的认识。我们本来在硬件设备上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成本,比如电机全是IECEX国际防爆标准,这在中国企业并不多见;包括所配备的安全设施,不但质量过硬,有些设施甚至闻所未闻;在软件方面,现在确实也需要面对壳牌高标准的安全规定与效率、成本之间的这个矛盾。但是陈总还是再次强调,无论如何,即使客观原因再多,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壳牌的安全规定决不能破。大家应该理解,壳牌能够称雄全球,与它严格的安全规则不无关系,另外从公司战略意义讲,与壳牌合作,对提高公司的安全文化是有帮助的,对公司的声誉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大家应该调整好心态,客观面对这个事实,在安全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最后,陈总在项目部召开会议,介绍了中曼在伊拉克的市场情况和陆续中标的几个新项目,指出壳牌项目是中曼进入高端油服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大家要敢于、善于挑重担,攻坚克难。因施工现场位于戈壁大漠腹地,陈总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来鼓舞中曼将士们要有壮士般的豪情,相信通过精诚合作,壳牌项目团队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安全和效率、成本这个难题,管控好项目运营,保证日费率,为公司的发展再添华彩新章。(壳牌项目 万振兴 陶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