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122期 2015年
平凡岗位 不平凡的业绩

       2014年12月3日,张莉莉接到通知,他们申报的“2014年度成都市服务贸易与商务服务发展项目”通过审批,并获奖励基金100万元,是成都市该项目获奖励基金最多的一家企业。这是2014年昆仑公司申报获批的第19个项目。加上之前通过的“省级技术中心” 项目、“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促进专项资金项目”、“成都市2013年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资金技改专项基金项目”等,今年已累计获批奖励基金450多万元,已到账318.2万元。
       申报项目的获批,不只是为公司增加了营业外收入,还通过政府权威部门的认定证实了公司的实力,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形象。

不甘平庸,挑战自我
       张莉莉200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9年考上西南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2011年毕业,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生,可以说,无论是搞技术还是搞管理对张莉莉来说都有知识积累。
       2011年10月底,张莉莉被集团从上海派往成都工作,当时她在上海刚买了新房,虽有些不舍,但二话没说就接受了这一安排。报到的当天,昆仑公司总经理周克振征求她的意见,问她希望做哪方面工作,她笑了笑说:要有挑战性的。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到新组建的经营管理部担任负责人,开拓一番新事业。
       没有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张莉莉就借鉴其它公司自己制定,边实践、边摸索、边完善,由于当时公司处在调整期,有些职能归属较为模糊,看到有的暂时没有部门承担,她就全部揽了下来。
       张莉莉在述职大会上曾说:“我做的工作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把微不足道的工作做精做细做出亮点,照样能体现人生价值。”
       她的这番话让在座的员工很受鼓舞和启发。

主动出击,找到自信
       张莉莉知道,经营管理部不像市场部、生产部、技术部那样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快速产生效益,它是通过软环境的营造推动企业发展,作用不可小觑的,对此,张莉莉比一般人看得更清楚、更深远。作为经营管理部负责人,她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本部门的工作提升企业形象、促进生产和销售,进而影响带动企业的发展。经过调查研究,张莉莉果断地将工作的突破口放在了项目申报和赢得政府支持上。
       她开始搜集相关资料,通过网络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与同行交流,获取各类信息,并购买了关于项目申报的大全,详细了解申报程序以及资料的填写等内容。
       在经营管理部可以看到,文件柜上摆满了这几年昆仑公司申报项目的材料,足足有一百多本,每一本就是一个项目。而每一个项目的申报,往往要填写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资料,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赶上项目申报集中短期内要同时申报几个项目,她就不得不放弃休息时间,忙到深夜一两点钟是常事,而这些劳动和付出又往往是别人无法看到的。
       从大局着想,以工作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是张莉莉做人做事的原则,“有时忙得焦头烂额,也会抱怨。但转念一想,困难算什么?没困难用你干什么?所以就一直坚持坚持……”在她看来,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每当有新项目批下来就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其实,张莉莉的压力不是来之外界而是来自身,来自于对自己更高的要求。她给自己定目标、定任务,而且逐级升高,一项工作干完,马上着手下一项。“明年还有个大项目申报,如果批下来可获得数百万的奖励。”谈到下一步的工作,张莉莉语气显得很轻松但又让人感到胸有成竹。

努力工作,证明自己
       三年来,张莉莉和她的同事申报了100多个项目,其中有市级的,也有省级和国家级的,有成功也有失败。
       张莉莉是个性格开朗、外向,胆大又心细的人。在做项目申报时既要与公司内部人员交流还要与区里、市里、省里的相关部门领导进行沟通,但是不管与什么人打交道,她都能够相处得很愉快,一些在别人看来很难的问题,她处理起来也能很从容,驾轻就熟。项目申报是个很烦琐的事,一般要反复跑多次,她从来是不厌其烦,乐在其中。“有些项目,在别人看来没有希望,但我还是积极去争取。”张莉莉说。像2014年10月份获批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当初很多人就不看好,张莉莉心里也多大把握,但她还是积极去争取,结果通过了。
       “有些事你不去做,怎么知道成不成呢?”张莉莉说。
         努力去做,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让张莉莉一次次尝到收获的喜悦。她这样努力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不为别的,只为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证明。
               (记者 冯新华)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