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中曼22队在承钻的Well WQ3-139井中,将国内行之有效的HSE管理体系向海外项目延伸。从营造HSE体系推进氛围、提升安全理念等方面入手,全力向实现工程“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的工作目标迈进,在增强员工素质同时,高效推进了钻井施工。
走进伊拉克西库尔奈二期5号油田施工作业现场,人们的眼睛都会为之一亮:营地里环境卫生整洁,生产现场安全设施井然有序,国内施工时容易出现的乱丢生活垃圾,连最容易出现“脏乱差”的设备检修区域、停车场这些场所,也不见有油渍的残迹。
对此,22队的员工们感慨地说:“这些全是实施海外HSE管理后带来的新变化。”
转变观念 从培训开始
2012年初,22队成立伊始,有一批生产骨干是国内钻井公司的老员工,由于习惯了凭老经验干活,HSE管理推行之初,他们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有时会以“我们这样工作了十几年,不是也安全过来了?”等等推词。这种思想的副作用很大,如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制约22队生产管理的有序化。
为此,22队队部做了大量的工作。该队HSE安全官雷福德,具体负责培训和指导工作。首先,安全资源准备上,雷福德订制了分别标有中、英、阿3种文字的安全标志牌130余块。并购置了车辆测速仪、红外线测温仪、辐射检测仪等安全检测仪器。同时,制定出消防器材和个体防护用品配备计划,以国内采购为主、伊拉克当地补充的方式,购买配齐。其次,组织员工开展HSE培训、项目施工HSE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并充分利用井场、营房的各种资源,提高员工应对各种HSE事件的能力。
一段时间后,现实让员工们看到了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生产的威力,那些“老钻井”思想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的HSE管理“要我做”,变成了如今的“我要做”。
结合实际 完善管理
此外,在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的伊拉克边境地带里进行长期钻井施工,对于许多来自国内的员工们来说,还是破天荒头一回。由于Well WQ3-139井位于伊拉克西库尔奈二期油田腹地,全年都处于沙尘暴和高达50多度地表高温中,这些,让任何一个踏进井场的人,都深深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威慑力。
针对在伊拉克边境施工,HSE执行标准与国内有很大程度不同的特点,22队对井场作业区进行实地踏勘,走访当地警署了解情况,充分掌握该地区作业环境的特点,力求编写出来的HSE计划符合当地区块施工作业HSE管理和控制的需要。
在抓好公共安全管理上,22队还根据伊拉克安全形势动荡、施工现场位于边境腹地,交通不便、联络困难的实际,及时完善作业应急预案和各项公共安全管理制度。这些操作性很强的HSE管理办法,受到甲方业主的称赞。
营造健康优美环境
22队井场所配置的79座营房,如同79叶扁舟散落在浩瀚沙海之中。每一个营房占地几十亩,带有ZPEC标志的旗帜,在蓝天、黄沙的映照下,分外鲜亮。井场四周用铁丝网围起一道土墙,墙外有一条既宽又深的防护沟,四角岗楼上有伊拉克持枪保安站岗。井场院内,生活区、油灌区、库房区、钻进区、停车场,均使用隔离网和隔离带进行分开并做有明显的标志。
走进营房食堂,供百十号人吃饭的餐厅区域内,整洁干净。消毒柜、饮水机等设备并排摆放,并装有空调排风等设施。厨房内,冰箱、绞馅机、和面机等应有尽有。冷藏库房里各种蔬菜、水果,从伊拉克当地采购的罐头、肉类、调料等食品及从国内带来的粮食全部上架按序摆放,通风良好。
走进员工宿舍,每个房间均统一配备饮水机、空调、衣柜、桌椅等。员工被撸干净整洁,床铺收拾利索,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营房卫生每天有专人清理打扫,垃圾和生活污水运到距井场数百米以外的垃圾处理场倾倒。待工程结束后,再进行回填。
同时, 22队在开展HSE管理活动过程中,还开展了抓人头(思想)、地头(现场)、烟头(安全)、床头(营地)和灶头(后勤)的活动,使生产现场达到施工标准化、宿舍公寓化、营房卫生经常化。在这里,每一名进入井场施工现场的外来人员,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接受入场安全教育。每天早晨7:30分,井场坚持集体安全喊话,安排工作进度、分析隐患苗头,会后每名员工签名。此外,对伊方雇员的安全教育,也与中方员工一样,要求其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和规定。并由专人教授他们操作和钻井技术。对此,当地雇员们称赞道:“严格的HSE管理,好处说不完。中曼钻井队,是我们信赖的好公司。”(顾 闻)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