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248期 2021年
青春芳华献石油

       在中曼温宿油田,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热情似火,一年到头在数十个采油井站里采油、化验、量罐、装车……对石油梦想执着追求的他们,风里来、雪里去,每天穿着印有中曼油气的工作服,坚守在井站一线争分夺秒提速增效增油上产,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井站销售的每一滴原油都离不开我的检验
       4月15日,记者在中曼温北油田温七井见到赵佳敏的时候,23岁的她正和同事周玲玲把附近井站刚送来的样品逐个编号,并陆续拿到设在井站的化验室里用专业的精密仪器进行化验检查。按照规定,只有连续化验合格的原油方可拉出采油井站送到客户的炼油厂。
       赵佳敏毕业的新疆理工学院位于温宿区块内,就读物流工程专业的她刚从这所大学毕业时,听说这里发现了大油田,就积极投递简历,很快成为了中曼温宿油田上的一名实习采油工人。
       刚到油田的时候,虽然对采油井站各项工作不熟悉,但她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即便下班时间也会抱着石油方面的书籍一点一点的啃读,每次遇到困难就向前辈师傅们请教,每次师傅们也都会一遍一遍热情地教,她一遍一遍地认真学,对许多人来说十分枯燥寂寞的井站,她却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学得不亦乐乎。
       实习期满,赵佳敏顺利通过了各项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顺理成章地与公司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因为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并举一反三,她的技术进步非常快,领导们觉得应该给他提供进一步成长的空间,后来公司在温北油田温七井站成立了首个化验室,除了一些资深的原油化验人员,也把她从采油工调到了化验员岗位上来。
       当上化验员之后,她工作起来更加努力,也变得更加繁忙起来,每天各采油井站送来的原油样品络绎不绝,而且要求化验的结果出来地越快越好,每次送来后,不管白天黑夜她都会第一时间把原油的密度、含水、含沙等数据精准化验出来,确保每车原油都能拿着合格的化验单据倒车装卸送往炼油厂。
       因为是在新疆温宿读的大学,她的很多大学同学都留在了阿克苏和温宿,每次休息的时候她都会和大学同学一起见见面、聊聊天、吃吃饭,许多同学都羡慕她找到这样一份职业。
       转眼在一线采油化验岗位上工作一年多了,谈及这一年来的工作感受,赵佳敏告诉记者,中曼在温宿成立以来在当地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我毕业后很荣幸成为中曼的一员,春节以来,随着公司计划的原油外销量的增加和更多新井的投入,化验室的工作也增加了许多,在井站师傅和专业人员带领下,我不断地充实着自己,学到很多专业知识技能,在这种紧张和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之下,我得到很大的锻炼,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感谢中曼给我提供的这么好的锻炼平台。

    领导雪夜买的棉大衣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翟亮是中曼温二十二井的一名采油工,记者来到井场采访的时候,这个戴着眼镜、胖乎乎的小伙子正在现场盯着油罐车装卸原油。
       今年26岁的他2020年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油气储运专业毕业后就来到了中曼温北油田当了一名采油工人,他坚信只有在基层锻炼中夯实基础,将来才会成就更大的发展。
       翟亮是个敢于攻坚克难的人,去年新冠疫情期间,当地为阻止新冠病毒扩散到处封城堵路,作为采油工的翟亮开展工作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因为人员无法倒班,他经常24小时坚守在采油一线连续奋战。道路堵塞期间送饭车辆无法到达井站,他和其他井站的同事一样,只有靠着一天三顿泡面维系生活,但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干劲十足,一丝不苟地保证了井站的每天正常采油。疫情缓解,当地放松交通管制凭借通行证可以出行后,公司第一时间设法给他们送去热气腾腾的饭菜,吃了多日泡面的翟亮一看到第一顿热饭,竟然感动的热泪盈眶起来,毕竟那么多困难都挺过来了,他相信公司和自己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2021年春节期间,这个陕西小伙也一直坚守在新疆温宿的采油一线,就连除夕晚上吃了公司送来的热气腾腾的饭菜后,他也一直连夜在采油一线忙碌,对他来说罐满不等人,无论什么时间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今年春节前后新疆下了好几场大雪,初雪到来之际温度就达到了零下20多度,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采油工也要在外面盯着装卸原油,有时一站就是十来个小时,尤其是夜间卸油经常忙到凌晨1、2点,冬天温度低,油非常难卸,一车油卸上4、5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卸油期间,人不能离开,翟亮一直盯着,公司发的红色棉工服虽然很厚实,但是在冰天雪地里站的时间长了,还是感到浑身冰凉。于是翟亮就向公司提了个申请,询问是否能为每位采油工购买一套棉大衣。在南阳油田工作一辈子的采油经理孟凡友听翟亮这么一说,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想起来新疆夜晚的温度确实很低,就连夜和公司申请购买了一批厚厚的棉大衣亲自发在了每位一线采油工的手上,从此,翟亮和同事们一样,晚上工作到半夜的时候,里层穿着印有ZPEC的红色棉工服,外层套着新买的棉大衣,他和同事们一样,这件棉大衣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时间长了,翟亮的一线采油技术越来越好,在现场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井站每天拉油车往来不断,通常每个油罐车可装31吨左右的原油,装少了影响运输司机收入对方会有意见,装多了会导致原油运输超载无法上路,过磅后还要退回来一部分才能拉往炼油厂。因为肯思考、会测算,翟亮每次凭着自己眼睛都能把原油装的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每车数十吨的原油,在他的指挥下每次误差都不超过200公斤。
       在采油井站,记者经常看到现场的运油司机们拍着他的肩膀竖起大拇指说:小翟真是不一般,别看是普通的装车工序,在他的指挥下我们司机从来不跑冤枉路,油气公司、炼油厂和运输单位都能达到利润最大化。

    温十平台从此有了专属设计的新“店招”
       4月13日,记者和温宿县环保局领导去温10-1井采访安全环保工作,一走进这个井场,就远远被这很有艺术气息的石头字体深深吸引,大家都由衷地感慨说,一线员工能够在艰苦的现场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说明企业的管理非常人性化,中曼的职工在这里工作生活得很有诗情画意,他们也一定会感到非常幸福。
       好奇之下,记者找到了这幅作品的作者——现场的采油工李枫,与他攀谈起来。25岁的李枫是新疆图木舒克人,25岁的他从胜利学院石油工程专业毕业后就来到与家乡毗邻的阿克苏温宿县,在中曼温北油田上当了一名采油工。
       跟其他大学生一样,虽然学的是石油,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李枫刚来的时候也是对现场各类操作不太理解,但是理论扎实的他跟着老师傅们边学边悟,很快就把现场采油的各项工序掌握得非常熟练。
       在温十平台井站,他和对班郑冉每天从早到晚,把整个井站打理得井井有条。两个人从曾经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量油、量罐、启、停抽油机、原油进出等所有数据都及时准确无误处理,李枫说掌握的这一切都是毕业后在中曼学到的。
       李枫从小就喜欢绘画等艺术,在温十井站平台的采油岗位上他也一直没有把这份艺术梦想忘记。有一天他和对班郑冉在想,作为一名一线采油工,他们的工作今后注定要漂泊,工作地点每隔数月可能调换到新的采油井站,要是今后都能在工作过的地方干留下点回忆和有趣的痕迹就好了。
       于是,两人商量了一番,利用空余时间在井站周边捡了200多块大鹅卵石,用铁锹把井场大门口的荒地平了一个10多米的斜坡,然后用这些拳头大鹅卵石一块一块的垒成了“中曼油气”字样的石头LOGO,这些字都在一米五左右,为了与石油人红色工衣和风格映衬,他们还找了些红色的油漆颜料,一点一点把这四个石头大字涂成了红色,每天太阳一出来,醒目的石头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