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67期 2011年
平台经理"苏老财"

      2010年,因多种原因的影响,中曼3队出现了自组建以来最为低迷的局面。生产运行、工程事故、人员队伍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一度成为全公司的落后队伍。而在今年,他们却犹如神助,钻井进尺一路领先,10月5日钻井进尺已率先突破5万米大关,刷新了中曼钻井有史以来年度钻井进尺新纪录,成功跻身钻井公司以及长庆油田采油七厂进尺第一名。而成功将3队从困境带向阳光大道的就是他们的平台经理“苏老财”。

       关于“苏老财”
     在中曼钻井公司,人们都习惯称他为“苏老财”或者“老财主”,其人本名苏以才,山东聊城人,今年47岁,是中曼3队平台经理。老实憨厚的他,满脸笑容可掬。1986年进入中原油田开始从事石油钻井工作,1994年7月来到中曼钻井公司,从此,他就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初次和他相见,如果你但从他的外貌和行为举止判定他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的话,那么你就错了。其实他看似老实憨厚不善于言语的外表之下却潜藏着非常出众的才华。
      他的才能一方面是表现在他处理应对突发事件和工程事故的能力。他的刹把子功夫没有几个人能和他相比。2006年中曼3队在旦八给延长油田打井,某一口井在二开钻井的过程中因沉砂过多未处理好造成卡钻。事故发生后就立即汇报给公司工程技术部,技术老总赶赴现场制定处理措施进行处理。然而处理结果并不理想,苏以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过刹把来。凭借着他的经验,震击、倒扣、套铣、上提,在操作刹把时他命令钻台上所有的工人们都下钻台并躲到旁边去,钻台上只剩下他一人在上面。经过反复尝试,最终所有的钻具都全部打捞出井。
     9月18日,因钻头质量问题发生了钻头3个刀翼落井的险情。想要在短时间内成功打捞落鱼出井不是一件容易事。打捞工具组织到位后,苏以才不由分说地站在了司钻的位置。他接过刹把后,双目凝视着前方的指重表和泵压表,右手紧握刹把,左手不停地开合着控制台上的气门开关。下午3点开始下打捞筒,4点开始循环打捞,深夜12点起钻后3个断裂落井的钻头刀翼全部打捞出井。从下钻到起钻共经历了9个多小时,苏以才一分钟也没离开过刹把子。他临危不乱,镇定指挥,亲自操作,让这次井下复杂在最短时间内化险为夷,为公司挽回了损失。
      抓一把砂子在鼻子前一闻就能判断是否有油气,听着钻机的声音就能估摸出井下的情况,起下钻的舒畅与否他就能制定相应的工程泥浆措施。关于他的判断预知能力,井队上没有人不佩服。除了在工程方面有“感觉”外,设备、泥浆他也不是外行。前段时间泥浆组长家中有事不在队上,泥浆工暂时还顶不起岗,泥浆工作又落到他头上。谈到这里,他笑着说:“挺奇怪的,泥浆组长虽然不在,但电测成功率每口井都是100%”。
      提起苏以才的实干精神,无人不为他竖起大拇指。在中曼3队,当你在队部找不到他身影的时候,他就一定在和大家伙儿一起干活。7月12日晚,3队的井场上灯火通明。井场上不见一个人的踪影。走到钻台下面一看,原来苏以才正带领大家在钻台下面填井口安装封井器。“苏队,我来铲吧”,员工冯优龙走到他身旁准备接过铁锹。苏以才挥舞着铁锹把钻台底下的土不停地往井口处抛过去。嘴里说道:“我铲得快一些,你们先休息一下”。不一会儿,井口处被填平,大家开始安装封井器。
      之所以经常和大家一起干活,原来他有他的说法。他告诉我们,钻井要想有好的效益,就必须把速度和实效抓上去。在抢速度,抓时效的劳动竞赛中,一分一秒都是十分宝贵的。由于年轻人较多,很多业务还不太熟悉,有时候看着他们干活放不开,效率较低,自己就着急,一着急自己就跳上去开始干了。他在干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给大家教会该怎样干,另一方面确实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为大家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他敢打敢拼、善于垂范,始终冲在战斗先锋的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许和尊重。

        生“财”有道
      “苏老财”的抠门是全公司出了名的。因此大家也习惯性称他为“老财主”。可我们的“苏老财”却从来不把财富往自己兜里装。他的抠门都是为了公司为了弟兄们着想。
      近年来,随着各项钻井成本的不断增加,钻井利润空间逐年缩减。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强化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苏老财”的“抠门”就派上了用场。成本控制方面,他大小事都不放过。
      井队的柴油是他重点监管的对象。“苏老财”平时很少下山,一年四季都守在井场上。每次柴油运送到井后他都亲自上车检查,监督柴油卸车。有缺斤短两一概拒绝签收。有一次,油罐车在井场卸油时他在油罐车周围检查,发现有柴油从卡车油箱往外溢漏。他立即闪现出一个念头,油箱里面肯定有问题,于是找到司机进行交涉。使司机擅自改装油箱偷油的行为被揭露出来,四百多斤的柴油损失被挽了回来了。正是由于他每次都严格监控柴油运输中的缺斤少两问题,给3队拉柴油的司机都知道他的厉害,再也不敢在柴油运输中做手脚了。
      在中曼3队队部前面,地上铺着的一块很大的塑料布很是让人费解。“苏老财”指着地上那块塑料布笑着说:“这块塑料布是用来收水的。”进入7月份以后,甘肃地区迎来了每年一度的雨季,隔三差五的雨水总是让井场变得泥泞不堪。“苏老财”灵机一动,主意就来了。他先让成本员领来一大块塑料布,再让工人们在地上挖几条小沟,再把塑料布扑在上面。下雨的时候就把塑料布展开,雨水就顺着沟渠集在一起。然后他们再用一台小水泵把集起来的水抽到旁边的清水罐里。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收集很多生活水,另一方面保护了井场不被雨水浸泡。“苏老财”指着井场旁边的来那个生活水管说:“这段时间雨水多,两个管都装满了,平时大家洗衣服洗手都用这个水”。
      在3队采访时,正好遇到当地的一位供水老板,一见面就开始诉起苦来。“你们中曼各方面都好,就有一点不行,别的井队每个月都要拉八九方生活水,他们队每个月才用上两三方水,都这样我们就亏死了”。原来啊,3队井队之所以用的水少,关键就在于有绝招。一方生活水按150元算,中曼3队每个月就可以节约700多元钱。节省下来的钱队上给员工们买桶装纯净水喝。在中曼3队我们见到,每个员工的宿舍都配备有饮水机,而且纯净水足量供应。

         情系中曼
      提起苏以才,除了说他“抠门”外,更多的是对他勇于垂范、甘于奉献、轻视个人得失精神的赞扬。
      1995年,公司组建之时他就来到了中曼。16个年头,中曼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陕北走向海外,业务的不断拓展、实力的不断强大,其中就有他功不可没。16年来,除了2007年他女儿考上大学他请了几天假之外,其他的时间都是在井队在工作中度过的。
      2003年10月,陕北地区大雪纷飞。在樊学地区承钻的樊5井是中曼6队组建以来所打的第一口井,当时他是6队的平台经理。那口井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至今,他还清晰的记得,樊五井设计井深2200米,当钻进至1960米时发生严重井漏,井口失返,泥浆只进不出。那口井前后折腾了80天才交井。那80天里面,每天除了堵漏还是堵漏,几十天的反反复复员工们已经陷入到绝望的境地。作为一队之长,他想尽一切办法给员工们鼓劲加油。当时甲方给予了大力支持,喊出了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拿下樊五井的口号。在老苏的带领下,大伙最终成功制服了井漏的恶魔,成功交井。收工后,连日的大雪已经封锁了出行的道路,几经辗转他回到家中已经是农历腊月27。
      陕北的秋季,葵花荞麦花争奇斗妍,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然而,对于苏以才来说却是最让他煎熬的时节。花粉过敏症让他原本十分健壮的身体一下子陷入到了低谷。只要这些花一开放,他的眼睛就开始红肿,鼻子也不听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