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60期 2011年
男儿当自强

  2008年10月,为适应钻井提速的需要,钻井公司配备了两套先进的无线随钻仪器设备,抽调5名80后的年轻小伙子组建了技术服务队,队长是原中曼8队技术员任富文。
  从此,这群朝气蓬勃、活力十足的热血青年活跃在陕北高原、塞北大漠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为钻井提速而忙碌,为赢得效益而奔波,风沙中、雨雪里,用他们的热情和敬业奏响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乐章。
  现在将近3年的时间过去了,技术服务队已经由当初的5人增加到24人,设备也从2套增加到13套,可同时为13个井队提供技术服务。这支当年并不被井队看好的小字辈如今已经成为深受大家欢迎的香饽饽,并在高难度井的施工中大显身手、屡立战功,受到公司的多次嘉奖。
  一路走来,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个个难忘的故事……

     艰难起步 迎难而上

  成立技术服务队时,许多人并不看好,几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毛头小伙儿,能玩转几百万的设备吗?能满足井队的需要吗?他们纷纷在心中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任富文、孙凯、龙海东、孙文龙、齐磊,肩上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只能干好,绝对不能失败”,这是任队长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
  由于没有施工经验,他们就抓住仪器厂家前来搞售后服务的机会,“软磨硬泡”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一有时间,他们就一遍一遍地翻阅产品说明书,努力地吃透、摸准,他们还把强化同井队技术人员协作配合力度,提高服务井队的水平作为重点工作去对待。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无线随钻在中曼13队得到了初步成功运用。无线随钻配合无固相泥浆的成功运用,显著提高了该队的钻井速度,这给技术服务队的同志极大的信心,促使他们继续向前迈进。
  2008年年底,他们又从部分井队抽选了5名大学,队伍发展到10个人,于是他们开始把人员分成两个队,分别在两个技术实力较好的两个井队中曼7队和13队施工。
  随着无线随钻技术的试用成功,公司的井队纷纷要求运用该技术提高钻井速度。但因人员设备有限,技术服务队选择在公司井队相对集中在白豹地区落脚,穿梭于各井队之间,合理利用生产间隙,实现了高效作业。
  回想起那段日子,小伙子们感慨良多。技术服务队龙海东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段令人难忘的真实故事。
  2009年初,陕北大地还笼罩在浓烈的寒风冰冻之中。就在那时,中曼钻井已经掀开了新的一年的劳动热潮。中曼2队技术员家中有事请假不在队上,队上马上要进行二开钻进,由于是定向钻进,队上准备用有线单点测斜。在7队施工的技术服务队得知此事后,决定利用7队完井作业期间的间隙为2队服务。7队仪器起出井后已是深夜2点,为了不影响2队二开钻进,必须连夜把仪器倒送到2队去。于是任富文决定借用7队的值班车连人带设备往2队送。由于山高路陡,值班车没法直接送达2队,于是他们5个人跳下车,扛着仪器、电脑等跨过齐膝的冰冷河水,艰难地爬过几座山峰,5个人跑了几趟才把所有的设备搬到2队。仪器和人员到井后,他们连口气都没踹就开始组装调试仪器。由于夜晚光线不好,给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他们5人咬着牙关忍着刺骨的寒风,撑着透湿的衣服,用最快的速度安装调试好仪器,没有影响井队正常生产。

   咬紧牙关 奋力前行

  2009年5月,刚刚变绿的黄土高原就迎来了几场大雨。此时技术服务队队伍已经增加到4支。同样是在白豹地区,正在施工中的中曼3队无线随钻仪器出现问题而起钻。由于当时队上无备用配件,于是就联系正在完井作业的中曼5队,紧急调用在5队那串仪器。一场大雨让黄泥土路变得泥泞不堪,车辆无法通行下山,于是邢传晓就找来几个装泥浆药品的包装袋,裹好仪器扛着仪器就往山下跑。陕北的山山卯卯看起来就在眼前,可走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至少需要一两个小时,再加上下雨路滑,真可谓是举步维艰。但在邢传晓心里只有一件事让他最为关心,那就是尽快把仪器送到3队。一路跋山涉水、跌跌撞撞,深夜两点他趟过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来到了对面的公路上。三更半夜里,路上基本上没什么车辆通过,这让邢传晓心急如焚,等车、拦车,几个小时后,他终于等来了一辆拉货的卡车。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司机让他上了车。赶到中曼3队时天已经亮了。当他出现在3队的井场上时,把员工们吓了一跳。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干净的地方,头发上往下滴着泥水,整个衣服都像在泥巴里面捞过一样。然而,他按时把仪器送到了井上,没有耽搁队上生产,这一点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在邢传晓冒雨连夜从5队往3队送仪器的前夕,还发生了这样一件让他们无法忘却的故事。
  当发现公司某些井队使用无线随钻后钻井速度大幅提高,中曼5队坐不住了。由于公司自己的无线随钻队无法同时满足多个井队的需求,于是5队就从当地市场上找了家知名的技术服务公司,无论是从装备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比我们的队伍要强。然而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大跌眼镜。
      一口常规定向井,施工难度并不是太大,可是那口井却打了二十多天。施工过程非常不顺利,井身质量也非常糟糕,此后,5队再也不敢提外请无线随钻的事情了。由于他们施工的是一批丛式井,后面的几口井还得定向。这时,技术服务队挺身而出了。他们只花了十几万元,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组装了一套设备,安排邢传晓去5队进行服务。
       那么好的设备那么好的技术人员都没弄成,你们可以吗?上去之后5队没有一个不持怀疑态度,谁也没看好这支临时组建起来的队伍。邢传晓等几个人顶着巨大的压力小心翼翼地开始开展工作。令人诧异的是,同样的台子上,同样的井型,只用了10天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令5队全体员工大为吃惊,从此对那些年轻小伙子刮目相看。队长李家虎硬是留下了那套设备和邢传晓他们几个人员不让走了。

 强化管理 打造王牌团队

  2009年下半年,随着技术服务队的不断壮大,公司考虑让他们开始独立运作、自主经营。这是技术服务队成立以来所面临的一次重大转变。以前都是免费给井队提供服务,转型之后每口井要向井队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让技术服务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他们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才能继续得到井队的认可,心甘情愿的做好配合。
  任富文,技术服务队的队长,承担着着整个团队的经营管理任务。“管而不死、活而有序、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是任富文的管理思路。在带队伍过程中,他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办法。
  首先是强化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以精湛的技术和一流的服务立足陕北市场。在年初开工和年末放假的闲暇之时,技术服务队就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所有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一方面是聘请仪器厂家的专家前来讲授各种仪器的使用、保养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另一方面是组织人员去仪器厂家进行参观学习,掌握脉冲、伽马探管等先进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平时施工过程中,一个台子的井打完以后,各个队的服务人员会主动下来,在一起交流探讨施工中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进行总结,以便在下一步工作中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在一些高难度井的施工中,公司寻找了第三方合作商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技术服务队就选派一些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前往井队进行虚心学习,掌握一些超大位移井、水平井的定向诀窍和经验,以便在日后自己独立施工。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技术服务队还善于创新。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服务队开始尝试把一套仪器分成两串使用,也就是一套仪器分成两个对使用,这种做法不但为公司节约了成本,还增加了仪器可支配的范围,促进了井队生产。一些仪器厂家对于这种做法非常惊讶,他们非常佩服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做法,在我们这里,他们的仪器使用率是最高的。
  对技术服务队二十几号人的脾气和特点,任富文都了如指掌。哪些社交能力强、哪些性格内向、那些业务水平高,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平时的工作是就根据这些特点合理安排的。
  任富文抓住了年轻人“爱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组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