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02期 2018年
从军营走出的金牌检验师--记昆仑公司质量检验师谭昌远
       今年52岁的谭昌远是昆仑公司的一名装配质量检验师,做事干练的他一年到头留着干净的短发,一双睿智的眼睛犀利明亮,似乎任何装备质量问题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从1986年部队服役到现在,他在岗位上任劳任怨一干就是32年,用黑脸包公式的严苛,书写了金牌检验师的精彩人生。

41师的“梦想大使”
  1986年,20岁的谭昌远怀着从军报国之梦从四川隆昌老家来到云南通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41师当了一名教导员,负责教导训练新兵任务。军旅生涯磨练出了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意志,上级下达的任务不管多么困难他都敢闯敢干,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不仅自己不畏艰难,他还不断引导每一届入伍新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时刻锚准目标,勇往直前。
  有一次,他发现一名来自重庆的入伍新兵总是闷闷不乐,就主动凑过去谈心,经过了解才知道这名军人高考遗憾差了2分没有考上大学,即便几个月后走到军营里依然还在耿耿于怀。为此,谭昌远一方面积极为这名新兵出谋划策,鼓励他好好学习努力报考军校,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训练他的军事素质,每天早上赶在集体训练之前先给他开小灶,陪他第一个早起训练单双杠、跨越障碍、马拉松跑步,实在跑不动了谭昌远就推着他也要让他跑完当天的训练科目。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年后在他的鼓励和训练下,这名军人以良好的成绩和军事素质考上了军校,即便在32年后的今天,他们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西南矿区的义务工
  4年半后,谭昌远从部队复员转业来到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做了一名普通的安装维修工人。
因为不怕苦不怕累,遇到麻烦事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解决,这个拼命三郎很快被提拔为一名副班长。
  没多久,厂里搞扩建,所有的锅炉热水全部停止供应三个多月,但是生产作业不能停止,这期间的喝水问题给许多同事造成了苦恼。
  为了不影响工作,同时让每位同事喝上热水,每天清晨5:30,他第一个赶到厂里将每一壶水烧开灌满,放在班组固定位置,确保每位同事到厂上班后都能喝上热气腾腾的开水。
  就这样,谭昌远每天清晨5点半之前义务烧开水,一干就是100多天,直到厂子改扩建完成,锅炉正式启用,他才放弃了这份义务工作。
因为技术好,且乐于助人,谭昌远在这里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党小组长和先进个人。

   第一台全电动绞车“校正官”
  从2000年开始,谭昌远开始负责绞车、顶驱的装配与检验工作。
  有一次,厂里开发DBS全电动绞车,但是这类部机产品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普通的联轴器是一头固定死的,另一头活动的,这种电机联轴器的两头却都是活动的,加上又是厂里开发的第一台设备,很多工装还没开始制作,安装难度非常大。
在很多人看来,这台联轴器的安装就好比百步穿杨荡着秋千去射箭,班组十几个人全部试着安装一遍,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完成这份使命。虽然当时跟他们相比经验不是最丰富的,但是谭昌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手了这份安装校正工作。虽然是第一次安装,但是他早已对图纸烂熟于心,他从当天早上开始,一点一点边装边校正,不管困难有多大,都不肯放弃,下班也不肯休息。经过30多个小时的昼夜奋战,第一台DBS全自动绞车顺利完成。
  此后,他在绞车和顶驱装配、检查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因为工作出色,还两次荣获了单位的二等功。

顶驱装配“安检员”
  昆仑公司顶驱项目启动后,谭昌远很快来到了顶驱装配检验师岗位上,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最初的顶驱项目人员少,任务重,蒋谊、杨平、谭昌远等仅有的几个“老司机”为了尽快把产品推向市场,都是“又当爹又当妈”,哪边人手不够就去支援哪边。
  作为质量检验的谭昌远更是如此,只要工人加班进行装配,不管到几点他每次都奉陪到底,确保每一个环节检查到位。前不久,在第二套顶驱调试之际,由于电缆耽误了时间,急等着安装调试后发给客户,当天夜里,电缆一到,蒋谊、杨平、谭昌远等人就迅速投入到电缆安装中来。顶驱产品上电器元件多,每一块元件安装完都要进行严苛的检查,连续三天三夜,谭昌远除了吃饭上厕所,一刻都未曾离开,随时准备对顶驱各环节进行检查。
  电缆安装完毕后,顶驱迅速转运到试验台进行深度系统调试,他又戴上安全带爬上了高高的试验台,在顶驱模拟工作中,时刻检查顶驱的每个部位,顶驱的实际工作位置都是在井架高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所有的产品都不敢有一丝马虎。
       直到产品全部调试完成,他才由衷地松了一口气。

产品线上的守护者
  做检验,供方的质量控制也很关键。顶驱设备在生产之前,公司领导带队对全国各大供应商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不管天涯海角,只要供方配件质量好,公司都会去考察寻求合作。
  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齿轮较为出名,考察订货后,为了确保供方质量可控,每个关键环节昆仑公司都会派人去供方处监督检查,这次去重庆也是如此,虽然距离遥远,但是每次接到过程检查的指令,他都马不停蹄地赶赴过去,对客户的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监督。
  由于零部件在各地生产时他就提前进行了检查,对这些零件都已经轻车熟路,所以工人在安装时遇到不懂的地方也都会找他帮忙。
  就拿顶驱的旋转头来说,仅这个零件上的密封件就多达11层,许多人都装不进去,谭昌远18年的顶驱工作经验加上多次前往现场检验,他就边指导安装边进行检查,尤其是这些原件的清洁度是否符合规范,有没有细微渣子影响使用寿命等。有了这些环节的质量守护,产品自然而然值得信赖。

售后服务的贴心人
  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出色,一些重要客户的安装服务也往往派他出马。今年8月,昆仑公司新出厂的一台顶驱发运新疆库尔勒某客户手中,谭昌远也同期启程前往伊东2井井队指导安装。
  这是一口远在戈壁深处的探井,赶到现场后谭昌远发发现,由于井队使用的井架和公司新出厂的顶驱扭矩梁不匹配,造成了安装工作的暂停。
  由于在大漠深处,很多原材料不方面运输过来,谭昌远就和同事一起就地找一块大小合适的钢板,现场切割制作了一块扭矩梁配件,并第一时间进行了匹配安装,从而保障了客户这口探井的按时开钻。
  也同样由于客户需要,8月30号,谭昌远又去了一次库尔勒。那天晚上他正在车间检查设备,接到公司领导前往新疆服务的任务指令后,他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登上了飞往新疆的航班。当天新疆正在下大雨,他和公司领导杨元军连续3、4个小时马不停蹄赶路,一到目的地就协调处理客户提出的销子打滑的问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谭昌远犹如生产线上的“电子眼”,时刻守护着产品的装配质量,每天坚守在岗位上的他,凭借过硬的检验技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绽放出了生命的精彩,由于工作突出,他还多次被评为中曼集团先进个人。
            (昆仑公司 郝东磊)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