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90期 2018年
我的成长
       2017年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后,我很荣幸被挑选到中曼录井事业部,通过一年来与各位同事同心协力地工作,我感觉自己进步很快,回首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内心颇为感慨。
       还清楚记得第一天上井队的情景,我和一个泥浆实习工搭乘皮卡车前往26队。皮卡车一路追着夕阳,日落之后才赶到井队。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大家便起床了,一是紧张,一是激动,但更多的是期待。跟着安全官边走边看,来到了坐落在井架旁边写有“CMS”的房子,这便是我以后工作的场所——录井仪器房。里面有两个年轻小伙子,比我大不了几岁,他们一个是对仪器操作和维修都十分娴熟的优秀仪器师,正对着电脑输着数据,另一个是被誉为“四大金刚”之一的专业地质师,正往烤箱里放着岩屑。此后的日子里,他们成了我的师傅,从专业技能上指导我,在日常生活中关心我。
       在两位师傅的安排指导下我开始了录井实习,师傅坐在前排操作,我在后面边看边学。大部分时间里是看仪器说明书,看累了就去看看砂样,或是做个碳酸盐分析,总之就是“劳逸结合”。在最开始的一个星期里,我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最喜欢问为什么的了,他们不管看见什么新奇事物都会问是什么,这也正是他们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最强的时候。而那个时候的我也有“十万个”为什么,“这个标注为什么这么打”、“现在他们在干嘛”、“为什么要划眼”······每每知道个什么,都要如获珍宝般激动地或者小心翼翼地写在笔记本上。在这一问一答间,我如同一块干瘪的海绵,不断汲取水分充实自己。 
        不知不觉我开始主导自己,早上起床,上泥浆罐检查传感器是否连接正常,查看脱气器的高度是否合适、干燥筒是否要替换;回仪器房比对砂样,看好岩性变化以便早会说明报告。早会过后,与夜班交接完毕,便由我负责日常工作。钻进时,跟对井深,监控好扭矩、钻压等钻井参数,监测好泥浆液面以防溢流或漏失;起下钻时,标注好钻杆柱数,记录好灌浆量和返浆量;固井替浆等特殊作业时,按要求提取水泥样、记录替浆泵冲等。
       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还要关照到雇员工作。为了捞取的砂样合格,纠正他们的捞砂方法,为图省事胡乱铲一盘砂可不行,应该取出砂样盒后,像切蛋糕一样,三等份从上向下切,取中间那份,保证整米的砂样都在里面,这对岩性分层尤为关键。为了确保气测值准确,要经常检查管线是否畅通,对脱气器下沉砂进行清理,告知这样做的重要性,一是保护仪器,二是防堵。先演示一遍给雇员看,然后监督他们清理。
       地层从Jaddala到Mauddud,砂样颜色由深到浅,碳酸钙含量由低到高,在26队顺利完钻打包后,我接着去了20队、16队,它们纷纷完钻后,我最后来到了19队,由我担任夜班操作员亲自录完P01井。
       我见证了俄气项目四口井的诞生,它们亦见证了我的成长……
          (中曼录井事业部 廖琪)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